MP3 Player的整個開發過程。
設計的第一步先要外觀造型的確定。這一步非常重要,外觀造型決定了產品甚至企業的成敗,外觀造型的方案也決定了先期投入資金的多少。外觀與結構的設計是專業的人士設計的。外觀的設計涉及到了市場、美學、制做工藝等的專業知識,是要綜合考慮的。這些設計師要會熟練使用Corel Draw、Photoshop、3Dsmax等專業軟件;要熟悉市場上的相關產品;對現有的制做工藝要了如指掌,以防到時候外觀造型上的一些細節模具做不出來,造成設計上的重大失誤。
外觀的工藝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是在什么水平上的。我們已經知道了MD基本上是某些日本廠家在音頻設備領域的看家產品,精品不少。可見在外觀造型、制做工藝這方面上日本在全球處在前列,我們跟他相差太懸殊了。同一款產品日本去開發和我們去開發的代價也相差太大。譬如本人開發的MP3產品需要開模具,日本的協作廠家的報價在20萬;臺灣、香港的協作廠家的報價在12萬;我們大陸自己的廠家報價在6-8萬(雖然便宜但有的工藝做不了,達不到設計要求,很是讓我們無耐)。
我們在市場上采購了幾款日本、韓國的產品作為樣機,設計上的細節參考他們的產品,爭取我們的產品能達到樣機的效果。并在考察模具廠家的時候把樣機隨身攜帶上,樣機上的細節逐一讓廠家分析在以后的產品上能否達到。這樣,我們把外觀設計、模具制做和產品制做這條最主要的鏈條緊密的配合了起來,同時也確定了我們的模具制做廠家。那里的主要負責人都是在日本的企業里從事了五年以上的骨干,自己在三年前籌措資金成立的企業。
外觀造型的設計要時尚、精美,讓消費者愛不釋手,最重要的一環是按鍵的設置。早期的韓國出的產品因沒有錄音、復讀的功能,所以按鍵很少。基本上只有6個按鍵:開機、停機、前進、后退、音量大小,在這種類型的產品上比較容易排布。而且有部分產品采用復合鍵的功能,比如三星的一款經典的“鵝蛋”產品,外觀雖然好看,但我們使用后發現幾處“致命”的幾點:電池是用7#的,使用只有兩三個小時,同時它采用復合鍵,給人的感覺是菜單套菜單,易用性太差,我試了幾遍就不耐煩地扔在一邊不用了。現在都崇尚“以人為本”,它把“上帝”都難到了。我們的產品因有錄音、復讀功能,按鍵數量就要增加到10個了:開機、停機、前進、后退、音量大小、錄音、復讀、模式、刪除鍵,10個按鍵在產品上要排布妥當是很難的。。
我作為數碼產品項目經理和同事們確定下了對于產品使用的設計思路:正面有LCD液晶顯示、開關機按鍵和一些操作復雜的按鍵。比如將錄音、復讀、模式、刪除鍵放到正面,因為這幾個鍵在使用中按動不是很頻繁。使用者不是很熟悉它們的功能,使用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內要靠說明書來完成操作,所以我們就是要讓消費者好找好記。如果把它們排到別的地方,消費者就是看著說明書也要找半天按鍵的位置,這一遍會用了,下一遍可能又不會了。前進、后退按鍵放到了頂部(水平排布),向前進曲目就按頂部的右按鍵;音量+-按鍵放到了右側(上下排布),想增大音量就按右側上部的按鍵。這樣用戶就不用專門花心思記按鍵在哪里。這樣是考慮了使用者的使用慣性并綜合了功能的性質進行設計的。不象日本某廠家所推出的一款市場反映很好的MP3機,它剛好把前進、后退設計成了上下排布,音量+-按鍵排布成了水平排布,很容易按錯。
關于電池的確定上我們相關的設計者討論了很多,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主要采用干電池供電與內置充電電池供電兩種形式。具體到MP3 Player使用的電池主要有如下的幾種:常規干電池;口香糖電池(Ni-MH);內置Ni-MH、鋰電池4大類。用干電池的又分7#和5#兩種,使用7#普通干電池播放時間短,采用5#電池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機子厚而大,用鋰電池成本會很高。內置充電電池的設計是很多廠家選擇的方案,它確實給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方便,也不用買電池了。但還是有兩個問題。第一是電池用完之后,如果沒有充電條件,那會比較發凡。第二,最大問題是電池使用壽命有限,萬一在使用一兩年后電池報廢了怎么辦?它不像手機,消費者可以自己換的,必須是廠家進行更換,后遺癥很多。口香糖電池體積小,容量高、無記憶效應、機型可以設計的比較可人,但需要專門的充電器對它充電。最后我們確定使用一節5#電池,這樣也是充分考慮消費者可使用5#的鎳氫充電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