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開裂
長時間或反復施加低于塑料力學性能的應力而引起塑料外部或內部產生裂紋的現象。
注:引起開裂的應力可以是內部應力或外部應力,也可以是這些應力的合力,應力開裂的速度隨塑料所處的環境而變化。
30:預熱
為了改善模塑料的加工性能和縮短成型周期等的需要,把模塑料在成型前先行加熱的操作。
31: 再生料
塑料成型加工中的邊角料或其他來源的廢塑料,經過適當處理而使其能再用于制造質量較低的制品的物料。
32:增量劑
為了降低成本所添加到塑料中的一類惰性物質。
33:增強材料
加入塑料中能使塑料制品的力學性能顯著地提高的填料。一般為纖維性物質或織物。
34:增強塑料
含有增強材料而某些力學性能比原塑料有顯著提高的一種塑料。
注:采用的增強材料通常為玻璃纖維,紡織物,石棉,紙,碳纖維等。
35:增塑(作用)
通過添加增塑劑或對聚合物進行化學改性而使塑料材料變得柔軟和(或)便于加工的一種過程。
36:增塑劑
為改善塑料塑性和提高柔性而加塑料中的一種低揮發性物質。
注:加入增塑劑后能降低所用樹脂的軟化溫度,熔融溫度和彈性模量。
37:注射(成型)機 注塑機
注射成型用的機械。由塑化裝置,注射裝置,合模裝置和傳動機構等組成。
38:注射量
一個注射成型周期中注入模具中的塑料重量。
39:注射能力
一臺注塑機每個周期注入模內塑料的最大量。在柱塞式注塑機中以重量計,而在螺桿式注射機中往往以體積計。
40:注射速率
注射機單位時間內的最大注射量,指柱塞或螺桿的橫截面積及其前進速度的積,以厘米3/秒[或米3/秒]表示。
41:注射壓力
在注射成型和傳遞模塑中,模塑料注入模腔時加在柱塞作用面的壓力,用公斤力/厘米2[帕]表示。
42:著色劑
使塑料著色的染料或顏料及其助劑的總稱。
43:自熄性
撤除火焰后材料自行停止燃燒的能力。
44:阻燃劑
能阻止燃燒,降低燃燒速度或(和)提高著火點的一種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