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編碼及銅公編碼是否有刻;
檢查銅公有無損公,骨位有無變形;用卡尺測工件的余量是否在0~0.3MM范圍之內;
(1)資料填寫不完整或沒有任何資料,組長有權拒收工件。
(2)對于急或特急的工件(如修模的零件), 一般蓋有<<緊急安排>>章,組長做特殊的安排。
(3)所有工件進出本組必須經過組長確認才可以作業。對上道工序加工錯誤及時開立<<不合格處理通知單>>向項目反映處理。
2. 內部標準:
加工前工作
A. 操作者清楚識別圖紙上工藝流程的要求、加工相應的位置、工序的基準以及要求加工的尺寸。
B. 清楚識別銅公方向及編號、火花位、碰數基準、工件基準、尺寸要求及公差范圍。
C. 操作者必須先用卡尺測量上道工序余留或輔助本工序加工的相應尺寸,掌握本工序具體需要加工尺寸的大小后才進行加工,防止人為主觀意識錯誤的發生。
D. 工件余量不超過0.20MM,能開粗的一定要開粗,盡可能縮短加工時間。
E. 清角類的工件,須先開粗并光刀,單邊余量0.10~0.15MM;如淬火工件, 單邊余量0.15~0.2MM。
F. 工件加工前應準備好加工程序、擺放方向及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