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本次的系統進行實際運用時,在現時點,仍有下列數個問題點。
(1) 從現場報告作業實績的前提條件,就是「針對明記于作業指示書之計畫資料的實績資料變換」,所以對于指示書內未記載之計畫外插入作業的計畫資料無法輸入,現場作業者必須同時使用讀碼機 (bar code reader) 及手寫的傳票來處理。
(2) 因為 G-SHOP 的畫面影像, 并非目前一般的 GUI 畫面, 而是以原來的 CUI(符號(character))為基本 (base) 的簡單黑白畫面,而重要管理資料全部以表冊(末圖形化)來表現的系統,例如,無法「以紅色來代表交貨日期延遲資料」,以視覺方式來突顯問題點。 而且,因為不具有最終消費者 (end user) 可自由加工、制作畫面及表冊等的 EUC 環境,所以必須制作新的表冊或畫面時,都必須仰賴 HZS 來處理。
(3)使用電腦是必然的事,但不輸入資料的話,則沒有任何效益可言。
換言之,為了系統的運用,必須輸入訂單情報等作業程序情報。雖然這是正常的事,但資料輸入卻必須花費很大的功夫。這些問題可以下列對策來處理。
(1) 及 (3) 的問題可以「情報的模式」來處理。 亦即,盡可能將情報模式化,以節省輸入的作業,然后再以 G-SHOP 所收集之實績情報為基礎,進行「模式情報的檢討」及「主情報的更新」等情報整理,企求增加管理情報的精度。
在 (2) 的問題處理上, 因為現在使用的 G-SHOP 是在 EWS 上啟動的舊版 SUN ,但不久將發行可將「畫面 GUI 化」及「可對應 ODBC/OLE 等開放環境」之最新版 Windows/NT版 ( 在個人電腦上啟動 ) ,目前正在檢討如何進行轉換。
此版本可實現「在必要的尺度下, 能自由取出必要情報」的 EUC 環境,相信可大幅提高系統的「使用容易度」。因為,將目前「在系統所附與之限定功能下,掌握需要的情報」之被動形態,轉變成「可以自由處理系統內的情報」之主動形態,是有其必要,故積極的運用是可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