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名 稱
|
內 容
|
規定書NO.
|
1
|
年度
|
本年四月至第二年3月為止
|
2
|
2
|
職務
|
就組織而言,在職務上的地位
|
3
|
3
|
權限
|
履行自己的職務,能自行判斷的行為界限
|
3
|
4
|
責任
|
履行權限義務以及接受對結果的評價之義務
|
3
|
5
|
職務
|
各組織應完成的任務
|
4
|
6
|
分掌
|
被分擔的業務范圍
|
4
|
7
|
部門
|
各副總經理擔當的范圍
|
4
|
8
|
部署
|
各副總經理管理內的各部
|
4
|
9
|
生產性零組件
|
指生產現場采用工裝、量具、制程、材料、操作者,工作環境和制造參數等制造的零件
|
8
|
10
|
QS9000產品
|
CAR產品
|
8
|
11
|
規則
|
為明確組織的運作,對途徑進行的規定
|
13
|
12
|
內規、制度
|
作為規則的輔助對更詳細的事項進行的規定
|
13
|
13
|
品質手冊
|
針對QS9000要求的事項進行的規定
|
13
|
14
|
規定書
|
對基本的業務內容有關的事項進行的規定
|
13
|
15
|
要領書
|
為執行各項業務所需的引導、方法等制定的
|
13
|
16
|
仕樣書
|
為關于制品、材料、設備、檢查等形狀、尺寸、方法等制定的
|
13
|
17
|
基準書
|
明確判斷時所需判定基準規定
|
13
|
18
|
手順書
|
明確實施制造、檢查作業時所需的手順
|
13
|
19
|
資料
|
為圖面、部材表、QC工程圖等與品質有關的圖表類
|
13
|
20
|
外部文件
|
社外規格、法規、公共基準、顧客的協定書、購買品等的文件
|
13
|
21
|
鑒別
|
明確成品編號,部品番號并利用標示或印刷包裝顯示,以防誤取或誤出荷
|
17
|
22
|
追溯
|
從進料,制程到成品出貨,利用檢驗與制造相關記錄來了解產品的所有歷程
|
17
|
23
|
設備
|
直接用于生產的機器,即生產設備,本公司的壓入機,旋鉚機與自動機器中
|
18
|
24
|
發電設備
|
直接供應于生產用電的機器,即發電機
|
19
|
25
|
供氣設備
|
限于直接供應生產用的機器,即本公司的四臺空氣壓縮機
|
19
|
26
|
治具
|
直接用于生產中控制其寸法或其它方面的小型模具
|
20
|
27
|
自主檢查
|
作業人員對本工程及前工程的產品要時時檢查其外觀、結構
|
21
|
28
|
調查檢查
|
調整人員對其制品協力廠完成全檢站
|
21
|
29
|
巡回檢查
|
品質檢查員在LINE上依照《LINE工程點檢確認表》檢查作業人員的工作狀況,極早發現不良因素,以確保產品的質量。
|
21
|
30
|
首件檢查
|
每日作業開始時,異常處理扣恢復生產,機種切換時,檢查一定量的機芯,來衡量當日制程是否穩定。
|
21
|
31
|
緊急狀態
|
非自然界因素停水停電,主要機器故障及勞動力短缺而影響生產進度的情況
|
21
|
32
|
SCR工程
|
汽車產品/新機種產品為達到客戶使用品質目標采取的對策,即在社內設立全檢工程
|
23
|
33
|
LOT定義
|
LOT按機種別,生產線別區分,舊生產的一個LOT
|
23
|
34
|
免校正
|
凡不用于產品品質上之量測,僅限于劃線或研究參考等使用者;
由客戶提供標準化仕樣書管理制有效次數者或日期者,定期更換者
|
24
|
35
|
外校
|
凡需校驗而本公司無法自行校驗之儀器,量規與試驗設備均屬之
|
24
|
36
|
游校
|
經過國家或國際認可的校正機構到本廠執行的量規儀器校正
|
24
|
37
|
內校
|
凡本公司有能力自行校驗之儀器,量規與試驗設備均屬之
|
24
|
38
|
工程檢驗
|
指作業人員依《標準作業手順書》對制品的外觀、動作、性能進行檢測
|
27
|
39
|
修理品
|
指工程檢驗中的不合格品經專業人員進行修理后的制品
|
27
|
40
|
可疑品
|
產品狀態不能明確顯示為合格或經不合格儀器所檢測過判定“合格”之產品
|
28
|
41
|
顯著性品質異常
|
現已發生的,可知道的品質異常
|
29
|
42
|
潛狀性品質異常
|
尚未發生的,但有趨勢跡象,可預測將發生的品質異常
|
29
|
43
|
批退品
|
客戶IQC抽樣檢查中發現不良,將尚未使用產品退回本公司
|
30
|
44
|
累計部分退貨品
|
客戶將多批產品中的不良品累積起來退返本公司
|
30
|
45
|
一般作業
|
上崗前由各相關部門進行適當培訓后,安排上崗
|
36
|
46
|
認定作業
|
由各相關部門進行相應的培訓,并采用《認定作業前資格評審表》進行資格認可,在取得資格認可后,方可從事相應的工作,未取得資格認可的人員,由人事課與該部門主管協調,安排其轉職或辭退
|
36
|
47
|
MSA
|
量測系統分析
|
37
|
48
|
FMEA
|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
37
|
49
|
SPC
|
統計過程控制
|
37
|
50
|
CP
|
控制計劃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