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描述的是簡單的模型,從中可以看出,硬盤總是個散熱死角,那么如何改善硬盤的散熱呢?
筆者采用了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軟驅(qū)的塑料檔板卸下來,形成一個通風口,兩塊硬盤,一塊安裝在風口上面,一塊安裝在風口下面。另外,電源用的是航嘉冷靜王(12厘米風扇,省了一個機箱風扇),并且把機箱后面的機箱風扇口用膠帶封住(這點很重要),這樣形成了兩個大的進風口。散熱效果非常明顯,CPU溫度降了4度,通過軟驅(qū)口摸硬盤,溫度也很低,風口有明顯的空氣流動。如圖。
光驅(qū)部分的散熱比較麻煩一點,如果條件允許,建議采用上面開孔的機箱。
5、其它因素
除了風道的設計外,風量的大小,也影響散熱。采用風量大的電源風扇(如航嘉、金河田海象)和機箱風扇,風量最好達到20CFM以上。
6、總結(jié)
6.1、盡量采用12厘米風扇的電源;
6.2、機箱風扇和電源風扇的風量盡量大;
6.3、不要安裝過多的機箱風扇;
6.4、不必要的機箱開孔要盡可能封;
6.5、機箱內(nèi)的理線要整齊,盡量不要阻擋風道。
二、電腦機箱的EMI兼容性設計
對于計算機這樣一種信息處理設備,機箱不僅僅提供了機械保護,還能起到電磁屏蔽的作用:使計算機免受外界電磁波的干擾,使計算機更加穩(wěn)定、可靠地工作;同時又可以防止計算機自身產(chǎn)生的電磁波向外輻射,以免影響其他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因此機箱設計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PC
|